HoneyMoose
  • 首页
  • Java
  • Jersey
  • Jira
  • Confluence
  • U.S.
    • USRealEstate
    • U.S. Travel
    • H1B
  • 项目和网站
    • CWIKI.US
    • OSSEZ 社区
    • WIKI.OSSEZ.COM
    • BUG.OSSEZ.COM
    • RSS.OSSEZ.COM
U.S. Travel
U.S. Travel

传统村落水口山镇大皮口村 - 乡村振兴

大皮口传统村落有丰富的自然条件,发达的交通网络,上千亩良田,为村落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。 保护、开发、利用传统建筑,古建筑里的各种艺术作品需要充分保护起来,可以建一个村博物馆,集中展现过去农村常用的家什农具,艺术作品用大幅照片方式并加以说明。宣传好烈士事迹,讲好传说故事,让村落的文化内涵活跃起来。适当改造古建筑里的生活设施,鼓励人们住在古民居里,古民居与现代生活方式充分结合,以给古民居生命的活力。 古建筑外围新建房需统一规划设计,开发旅游民宿。把古民居与新建民居相融合,形成一个古今一体新村落。 充分利用柴君山资源。开发徒步游、骑车游、古建考察游等旅游形式。在各级政府的有力支持下,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方式加大宣传,把民宿、风味小食、民俗有机结合起来,相信大皮口传统村落的发展会越来越好!   https://www.usreio.com/t/topic/265  

2022年08月02日 0Comments 27Browse 0Like Read more
U.S. Travel

传统村落水口山镇大皮口村 - 传说故事

柴君山名之由来 传说龙王第九子椒图游手好闲,曾把帝室的宝藏偷出,藏在柴君山的一个山洞里,并且施法术把山洞封住了。玉帝听闻后大怒,要将椒图贬谪下到凡间。 其兄貔貅因帮助炎黄二帝作战有功,被赐封为“天禄兽”,专门为帝王守护财宝。现在其弟私藏帝王宝藏,自己也有不察之处,因此决定代椒图受过,接受帝王的处罚贬至凡间。貔貅被贬下凡间后,化为一位道士,在柴君山建一座古庵寓居修炼。 他四方招财,荫庇百姓;在山上广植树林,柴君山有参天树木,丰富的山珍,周围的百姓都受恩于这山,因此人们把这座山叫做“财君山”,解放后称为“柴君山”。当地老人说,这山上过去还有一个古庵——柴君庵的旧址,现在还搭有一木棚,时有人到这里供奉、祭奠。每逢久旱不雨时,周围的老百姓抬着牺牲到这里求雨,每求必应。 这是否是县志中所记的梅溪庙呢?因梅溪庙“凡遇疾疫旱干,祈祷辄应”。 柴君山东面的何仙观乡有“何仙姑成仙”的传说故事,柴君山一山两仙的传说故事至今仍在民间流传。     鲢鱼出洞传说 传说上天大帝下凡巡察,来到光秃秃的柴君山西边山下的坝口里,见很多人在吵闹,快要打起来了。 天帝见状,急召土地爷来见。土地爷向天帝施礼后,回天帝说:此地是大皮口,有柴君山之水冲填而成的千亩开阔之地,土地肥沃,当地村民世代在这里耕种。可是今年大旱,水太少了,现在田地干涸,禾苗枯萎了。这些人是在为水争吵。 天帝问:“有什么解决的办法?”土地爷说:“当年龙王子貔貅代弟受过,被贬在柴君山。龙王疼爱他,怕他孤单,在柴君山底下为他修了一座行宫,里面水淼淼的,有时还有水从里面流出。”土地爷指着塘冲里岩口说:“这口深处有一石门槛,挡住水出来。行宫里还住有‘水怪’,是龙王派来照顾貔貅的。但貔貅不图享受,不到山下行宫吃喝玩乐。貔貅仙去时,没带上它。如今这水怪已修行多年,炎夏时,经常睡在岩口里面纳凉,挡住了出水口。天旱时,岩口里的水又出不来,这里受灾,庄稼颗粒无收,村民也经常为争水打架。” 天帝听罢,手持行杖,在岩口上边的一块石头上用力敲了三下。行宫里“轰、轰、轰”三声霹雳炸响。水怪受惊,从岩口猛冲而出,石门坎被冲破了,一股大水随之涌出。”天帝一看,“水怪”原来是一条大鲢鱼。鲢鱼冲出岩口,尾巴甩了几甩,伏在天帝面前不动了。这时有人来报:坝口里沈家岭下也涌出了一股大水,村民不再争斗,忙着引水灌慨救庄稼去了。 天帝抚摸了一下鲢鱼,念其不是有意作恶,又是龙王派下来的,就让它在塘冲里岩口边化为了小山丘,岩洞的水就从它右侧流出。 天帝欲行离开,看到光秃秃的柴君山,无木不生水。于是从行袋里抓了一把种子,撒向柴君山,手里还有几粒没撒出去,顺手丢在了庙山里。随从见天帝抛撒树种,也把自己口袋里的松树籽撒向柴君山其他的山坡。 天帝走后,柴君山主峰之西坡下,长出一大片常绿阔叶林。后称之为“青山里”,成为水源地。柴君山山脉到处长满松树,柴君山之松,不用栽种,砍了,不出几年,又长满了。柴君山的山泉水也多了,山泉从坝口里流出,往西流经大皮口村,汇聚于梅溪河,奔湘江而去。 大皮口村东边的庙山里,树种繁多,郁郁葱葱。山上小路边的山凹处曾建有庙宇,传说天帝敲过的石头,还在塘冲里消水岩之上,拿石头敲击,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。 小山娘娘 很久很久以前,村里有一户人家,家里养了两只老鸭婆生蛋,男主人每天早晨起来捡蛋,捡到的不是一只蛋而是五六个,天天如此。主人深知其奥秘,默不作声地天天早早起床去捡拾鸭蛋。 有一天,天还没亮,主人的儿子起来小解,听见鸭子大叫了一声,拿火照一下鸭笼,就大喊了起来:“爸,快来看,鸭子今天生了6个蛋。”他爸迷糊中一惊,“唉!”叹了一口气,只好起来把鸭蛋捡了起来。 第2天早晨,就只捡到两个蛋了,第3天,第4天,还是两个主人把儿子臭骂了一顿,儿子不解地说:“你早不说,我怎么知道!” 传说村里有位单身汉,已经40多岁了,没有成家,一个人做农活一个人吃饭。一天,他见米缸里没米了,就磨了一箩谷子,将米装入米缸中,还是做事吃饭。过了较长一段时间,他量米煮饭时,忽然感觉不对,米缸里的米还有那么多!这时离磨米差不快两个月了。他想了一下,明白了,装做什么都不知道。继续做自己的事吃自己的饭。 有一天,隔壁家的一位嫂子,拿着米筒到他家来,跟他说:“兄弟,借几升米给我,明天磨出米了再还你。”“我也蛮久没磨米了,你看米缸里还有不有米啊?”随口说完后,他马上就后悔了:真不该大声说米啊!把米借了,大嫂也还了,可米缸里的米却一天天少了,米缸不再生米了。 还有传说:有一户人家看见别人家在煮酒,等他煮完酒后,就借用别人家的热锅热灶煮酒。煮酒时,酒是出得很多,却很淡很淡,尝一下跟水差不多。这户人家心里很纳闷,刚煮的第一锅水,酒就这么淡了?但也只好接着煮下去。天黑了后,他再接酒尝尝,酒却很浓了,并且酒还带有一些淡黄色,跟泡了红枣一样。煮酒的女人向男人眨眼,男人明白了,没作声。 到了夜晚,房东一家人都去睡了。时间一小时一小时过去,酒还是不停地流入酒坛中,所有能装酒的器皿也都装满了。深夜,房东及村里人都熟睡了,煮酒的两人不好去别人家敲门借酒缸,只好让酒继续流出。 五更时分,房东起来小解。看见堂屋边还有火光,迷迷糊糊大声问了一句:“你的酒还未煮完?”正在烧火的女人打了一个呵欠,答道:“哦,快了!”一句回应,酒又变淡了。 传说这种事过去村子时有发生,村民认为这些都是小山娘娘做的,现在人们用“小山娘娘”来形容那些“心胸窄,气量小,说不得”的人。 https://www.usreio.com/t/topic/264

2022年08月02日 0Comments 29Browse 0Like Read more
U.S. Travel

传统村落水口山镇大皮口村 - 传统村落名人

明代进士杨材 大皮口村田肥水美,经过杨氏先祖的辛勤耕作,而逐渐发达起来,开始重视教育,走上耕读的道路,送后人读书,经过科举取得功名。大皮口村开山鼻祖杨智通六世孙杨材,字大赋,号二川。 二川是指柴君山溪流与梅溪河二水之意。生卒无考。据光绪《零陵县志》载:明正德八年(1514)癸酉举人,甲戌(1515)进士。考取进士后,走上了仕途,被授江西安仁县令。“宸濠图不轨,材洞知之,上书告变。并贻浙江左辖何天衢,阴制巨珰,毕真无外应,濠败。当时以妬王守仁故,抑其功。 守仁为在事诸人讼,诬材与焉。后以资擢监察御史,迁云南佥宪,所在以风节闻。归,惟图书数卷而已。”杨材,大皮口杨家族谱记载,杨材从小才思敏捷,聪慧无比,爱好读书,并过目不忘,听当地老人说,杨材为了读书,他经常秉烛夜读,废寝忘食。 杨材以先学进士,初任江西安仁县令,以功升监察御史,迁云南佥宪。杨家族谱记载“明嘉靖间(时间有误),以乡试成进士,官衔御史,尽谏诤职”。杨材作为地方检察官,清正廉洁、公道正派,不畏权贵,敢于强谏,治绩显著。从官场回归时只有几卷书,没有财产。死后葬在零陵城西的杉木桥曹王庙西侧。 杨材原计划创修杨氏族谱,并写好了《梅溪杨氏族谱创修序》,在这篇《序》文中,表达了创修族谱的目的:“使人皆兴起木本水源之心,去敝俗而入于善,亲其各亲,各长其长,而天下平,岂小补哉。 ”落款是:嘉靖丙戌(1526)上冬既望,赐进士第奉政大夫管蒙鹤永丽江永宁监五井,云南按察司兵备佥事,前南京江西道监察御史巡按四川,玄孙二川杨材序。”他的季子想接着修谱,“二川公昔创始未成,其子明洲公思缵绪之,积七十年”,族谱也没制成。 柴君山连隆庆里与进贤二乡,大皮口与涧岩头村也有源远深长的关系。两乡有相似的神仙传说故事,也有许多人脉相连的关系。明朝大皮口村的杨氏六世孙杨材考取了进士,作了御史官。 与大皮口村仅有柴君山一山之隔进贤乡涧岩头村的周希圣,于明万历戊子年(1578)举乡试,第二年考取进士,做了南京户部尚书。清同治八年(1869),身为钦赐翰林院编修的周崇傅,为大皮口村杨氏十六世孙杨开尧之妻刘老夫人九十一荣寿题一匾“宣荣兰室”,陈敬治为其写一对联“婺焕中天桃实霞觞叠进,堂开画锦兰孙桂子联芳”。柴君山真是育人才之山! 恩授儒官杨焕嘉 杨焕嘉,杨材的季子,号明洲,他四岁时父亲去世,其母亲把他培教育成材,其后受皇恩授儒学官。他在明天启壬戌(1622)上冬也为《梅溪杨氏族谱》写了《赞成序》。 其文曰:“吾梅溪上下三十余里,子姓环居,皆智通公脉也。田地之丰腴,山泽畜产奕奕藉藉,富甲一方。”落款为“恩授儒学官沧江逸史”。 光绪《零陵县志》记:“杨焕嘉,字君孚,材季子。四岁而孤,母霜居,课以经史,皆自指授。十六补弟子员,名噪一时,尤攻古文词。当路征文者,踵相接著。有《明洲山人集》十二卷。”可惜其著作已无从找到了。   https://www.usreio.com/t/topic/263#h-1

2022年08月02日 0Comments 25Browse 0Like Read more
U.S. Travel

传统村落水口山镇大皮口村 - 村落布局

大皮口传统村落里,明代以前的古民居已不见踪迹,离村不远的水坝应是其先祖拓荒时,为保村民生存的水源所建。清末民国初《零陵梅溪杨氏族谱》中,已经有“坝口”的记载,并把坝口里的水分享情况作了限制说明。“吾村自立宅开创以来,规模深厚。两处水源,别村异姓不占寸分。一处坝名‘无事’,古坝后名‘原坝’。 坝之下另有小坝,只许收其余水架车,不准开挖上坝。其原坝古沟,自坝起,至下观屋门口小坝止,宽一丈二尺。自小坝至社湾屋门口止,宽五尺。 凡草创修沟,遵依尺界挖铲,不准戽车。”谱中所载嘉庆二十四年的诉讼案中也有“坝口里”之名。水坝是大皮口先民在明代所建,也是大皮口现存最早建筑,至今仍造福于后人。 大皮口村坐东朝西,根据《杨氏族谱》上的大皮口村落图,清末村子的规模非常恢弘。         村南的柴君山水环村流入梅溪河,从小坝里岩洞引水入村的沟渠穿村而过,流入村前的田洞里。村北的水沟渠从另一山谷引入,从村后的田洞中环村而过,再流入村前的田洞里,这两沟渠符合谱书记叙,小坝沟渠不得超过五尺。 村中沟渠沿着村南五家堂北边横屋流出村。村北是一座宽大的三进四合院,四合院两旁是五栋独立的房屋,离屋不远有两个小高坡,还有一口水塘。小高坡为大皮口村阻挡北来的寒风,如今这小土坡和水塘已被用来建了新房。 有人说大皮口原是叫大坡口,后把“坡”字的偏旁“土”写丢了,便成了“大皮口”。这是村民口中流传的说法,其源于村北的这两个小山土坡。但是在族谱中的村名一直都是叫做“大皮口”。 村子的南北各有一条小路环村而向东延伸,现在地图上看到的是一条直道,从水口山镇而来,然后在村口分南北两条路环村向东,在村后又合成的一条直路到柴君山脚下。 大皮口村两路环绕成圆,村前村后各是一条笔直大路,大皮口村就像一根藤牵上的瓜。原村落有围墙围着,如今村落围墙早就没有了。     大皮口村古建筑保存较完好的是村南院落群,村民叫“五家堂”或“五房堂”,是杨开尧的儿子杨宏昭为他五个儿子杨太巍、杨太崑等人所建。祠堂内的烧纸盆有“光绪十九年夏”(1893)刻字,惜字塔有“光绪二十三年”(1897)刻字,由此可推知,五家堂应是清末同治与光绪年间的建筑。 这座民居院落于2019年被湖南省列入第十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对象。据《零陵梅溪杨氏族谱》上的大皮口村图,五家堂应是五座连屋四个纵巷道,也有人说是“五纵六横十二巷”。 五座连屋前面的照墙是宽阔的混水墙,院落前是塘、田,南面由三座独立的横屋环绕着,一座是门楼。五家堂巷巷相通,纵横相连,每栋屋之间用连廊相接,下雨天也可以走遍整个院落而不湿鞋。 院落里的门窗、户对、门楣等都采用了或刻或塑的艺术造型,其艺术精到,形式多样,非常精美,具有很高观赏性。         五家堂南侧的有一座门楼,但它不同其他村落的门楼。一般古村里的门楼会与村落建筑同一个方向,如永州江永上甘棠村的门楼就是这样的朝向,门楼要比主要建筑矮且窄小,只有两排梁架,对村内建筑起到一个防护作用。 而大皮口村的门楼与房屋主建筑不是同一个朝向,门楼面向西南方向,巷道屋是朝向西面,门楼与五家堂的建筑成钝角。与五家堂群建筑也不处在一个轴线上,而是处在院落群的南侧面。 大皮口传统村落的门楼比较高阔,非常恢弘大气。门楼为门屋的形式,有四排穿斗式梁架,每排五根木柱,中间两排的前檐柱立于大门外,用穿插枋与金柱相连。 大门前廊墙呈“八”字形,门槛前一对方形门当,方正的高大石门框,石门上框有浮雕。进入门楼不是院内的纵巷道,需要拐一弯道才能进入“五家堂”的纵巷道。 这种从门楼进入院内建筑的方式与道县楼田村的门楼布置有些相似。现门楼是近几年恢复建造,但基本规式没变,保存着原有的建筑格式。     在五家堂屋后是一座建筑面积宽阔的祠堂,祠堂朝向五家堂纵道,面向西,祠堂正厅前是大面积混水照墙,照墙外是五家堂的横巷道,祠堂从两侧门进入。 祠堂平面呈长方形,没有正前门而是在两侧山墙开大门。高大的三叠式马头墙与村其它建筑隔离。祠堂是一进式古建,进深不深,但面宽阔,两排四柱,柱与柱之间采用卷棚,似廊而不是廊。祠堂采用的抬梁式结构,其独特之处,三架梁、五架梁、七家梁合为一个三角形的整体,每排梁架只有两根木柱,即前后金柱,九架梁的两端就搁置在两根金柱柱顶。 五家祠堂这种减柱之法和三、五、七架梁合为一整体的做法,既省工又省料,体现出重要的力学原理,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。祠堂内置一圆形石盆和一座方形石质香炉。   村子的北面据原村图是一座三进的四合院,环四合院而建的是几座独立成栋的房屋,四合院后有一座祠堂,这座祠堂较之五家堂的祠堂规模要小许多,时间早,于嘉庆二年所建,但其各种雕刻却美仑美奂。     大皮口传统村落另一独有的古建筑——惜字塔。惜字塔也叫“惜字楼”“焚字库”“焚纸楼”“字库”“圣迹亭”“敬字亭”“惜字宫”“惜字炉”等。它们用途相同——焚化字纸。 字纸是指不用的书和废弃的文稿等写有文字的纸片,不过,在惜字塔中焚化的实际上是文字,纸张只是作为文字的载体而存在。与用于烧金银纸的金炉不同,惜字塔是用于焚烧有文字的纸张的地方,表达的是古人“敬惜字纸”理念。 古人认为文字是神圣和崇高的,写在纸上的文字,不能随意亵渎,即使是废字纸,也必须诚心敬意地烧掉。古人这种理念主要是受科举制度影响。到宋代纸虽然比较普及了,但也是很昂贵的,一般人也买不起。 中国的惜字塔始建于宋代,到元明清时已经非常普及了。惜字塔通常是建造在市集街口、书院寺庙之内、道路桥梁旁边。 在自家院落或村内建惜字塔的,一般都是较富裕的人家或村落,大皮口传统村落建惜字塔,说明大皮口村自古以来就有尚学的风俗。 大皮口村惜字塔建在村南的村口边,柴君山溪流的西南岸,现为一新建房围隔。惜字塔以一小石山为基脚,凿三级石阶,用砖砌成的六层方塔,塔顶是三层宝葫芦造型,塔中空。 第三层建一石库门,石门上刻“仙境”两字。惜字塔祭祀的应是孔子或仓颉,村民说以前塔里立一坐塑像,供人们朝祀,后塑像被毁掉了。 那尊塑像究竟是佛还是孔子或仓颉,现不得而知。塔身有一石碑,刻记捐赠建塔人的名单,建塔时间为“大清光绪二十三年阳月吉日合村公立”。 惜字塔碑文:“六书制造以后,点横皆古圣精神,诸生披诵之余,残断亦作家心血。朽蠹而不经火化,飘零则难免涂污。是塔之建,本为吾村培筑催官,实劝地方敬惜字纸。 坚同石室,坐镇江流。惟祈珍墨仁人,爱书吉士:从此文章入化,经锻炼以生新;争看文笔高簪,干云宵而直上。”大皮口村建的这座惜字塔,不单单是鼓励村里的后生“读书做官”,也是希望村民“敬惜字纸”,读书人写出“出神入化”的好文章。           https://www.usreio.com/t/topic/261#h-1

2022年08月02日 0Comments 30Browse 0Like Read more
U.S. Travel

传统村落水口山镇大皮口村 - 历史沿革

大皮口村所处的水口山镇原名叫隆庆里。柴君山之水,与境内梅溪河汇于对门山狭地,形成锁住水口之势,故名“水口山”,水口山镇由此得名。 清代中期,在梅溪河东岸建街为圩,建一座桥连梅溪河东西两岸,桥名“聚胜桥”。聚胜桥是一座风雨桥,光绪年的《零陵县志》有记:“聚胜桥:隆庆里,石砌三拱。 ”聚胜桥大约在乾隆年间建,后来这座桥几经修缮。现桥于1984年改建,把原木桥面改为钢筋混凝土,而桥墩仍是原来的石桥墩,桥梁柱仍是青石柱。 1949年后,梅溪河西又建新街,这条街成为当时零陵县西南最大的农贸集市。1950年代水口山为零陵县第十区,尔后改为水口山公社,1984年更名水口山乡,1986年经省政府批准水口山撤乡建镇。     大皮口传统村落以汉代杨震为始祖。永州知事张灿为《梅溪杨氏族谱》写的《叙》:“杨氏巨族自汉杨震迄宋龟山(宋朝理学家杨时(1053—1130),亲承二程先生道脉,为求学留下‘程门立雪’之典故),有元季肇基梅溪而居。”“ 今兹考家乘,自元季通公肇基隆庆之梅溪,是为厥生民之祖。”大皮口村以杨震和杨时为始祖,其用意是告诫子孙们追求奋斗的目标方向,做官需向杨震一样清廉,读书要向杨时一样谦逊求学,求真悟道。 村民曾建庙庵祭祀杨震。光绪《零陵县志》记:“梅溪庙在隆庆里,明时建,祀汉清白吏杨震。凡遇疾疫旱干,祈祷辄应。里有争端,来庙质曲直,人莫敢诬。 ”梅溪杨氏以汉杨震为始祖,并以神而祀,祈保佑其子民平安免灾疫,也祈后人跟杨震一样,清廉留史。现梅溪庙已毁。 大皮口村与大庆坪夫江仔村是同一个先祖,同根同源。先祖名叫杨智通,《杨氏族谱》(四知堂)载:“杨智通,字亨伯,三十郎,元季仁宗改元延祐,七年庚申岁正月(1321)正月六日戌时生,大明洪武二十二年己巳岁(1390)十月十九日辰时殁,享寿七十岁,零陵梅溪杨氏之始祖也。 杨智通兄弟四人,史道、智远、智通、智达。元元统十四年(1346),智远、智通、智达兄弟三人自江西客游湖湘,于丁亥二月初八定居长沙定冲桥西瓜坪。元至正十年(1350),智通、智达二人来永州贸易七年,智达公遂由芝城至宁远,家焉。 己亥秋,吕熊将军朝祀舜陵,智通与事,因乘便与兄弟一会,后仍回到泉陵。元至正癸卯二十三年(1363)十月,乃贸易至零陵西乡隆庆里大马井,主贺宗乡家,遂拜为父母。后置产业起家,卜筑零陵梅溪宅,因家焉。” 杨智通的长子杨世忠于明洪武三年出生,永乐九年逝世。安葬在大皮口村后鲢鱼洞旁。从这些历史资料可知,杨氏在水口山落户已有600多年的历史,根据“卜筑零陵梅溪宅”和杨氏第二代杨世忠“葬大皮口村后鲢鱼洞”的记述,大皮口村的先祖杨智通最初落户应是大皮口村这里,杨氏一族一直在大皮口村生养休息,不断发展。所以至今大皮口村全是杨姓,没有杂居其他姓。 杨氏在水口山梅溪洞经过几百年的发展,后来因人口增多,如《杨氏族谱》所写“聚四十余村,二万余丁之众”,杨氏人员只得向村外其它地方另立户发展。水口山和大庆坪以及周围许多杨姓村子,大多是从大皮口搬迁出去后发展起来的。 杨氏第六世孙杨万柏迁居水口山镇的三坛峰,而夫江仔的先祖又从三坛峰迁出。乾隆二十七年零陵西边发生大灾,杨氏的一些族人再一次从古宅地迁居其它地方。有从水口山瓦窑头迁之道县,有迁之广东,也有迁之滥泥田、豹虎山的,还有迁之零陵城边诸葛庙的。“ 智通公自世字辈分三大房,以后又分为四十八村,及今几百余村矣,皆同出智通公脉下。”在水口山镇梅溪河东岸边“杨氏宗祠”的捐款碑落款上,有许多以大皮口村为祖先发祥地的村子名,贵州、广东、广西等省的都有。 大皮口村因人丁的发展与自然灾害的原因,杨氏子弟搬至其它地方发展的有许多,但六百多年来,大皮口村作为零陵县水口山一带杨姓氏族的发祥地,一直都有杨姓氏族人居住在这里。   https://www.usreio.com/t/topic/260

2022年08月01日 0Comments 27Browse 0Like Read more
U.S. Travel

传统村落水口山镇大皮口村 - 生态环境

大皮口传统村落东背靠柴君山。柴君山,在文献里又称之为“砦【石匀】山”。清光绪元年《零陵县志》宗绩辰记:“西南有山,一峰孤立,望其云气,卜阴晴,甚验。 林木畅茂,居民相戒勿伐,其山在戴花山以上,隆庆里进贤二乡之间,名砦【石匀】山。 ”隆庆里即现水口山一带,进贤乡为今零陵区何仙观乡。康熙年间的《零陵县志》之“山川”篇:“戴花山,在城西南五十里。田山玉记曰,山麓横亘百里,一峰特立群间,俯伏树木蓊郁,中间一石。 ”光绪《零陵县志》:戴花山“林麓绵亘百余里,一峰特起,群冈俯伏,远望山顶,烟树葱郁,状如簪花,因名曰戴花。山下有溪水,名茨头江,一汇于贤水,一汇于梅溪。 ”从古县志中知,大皮口村后连绵群山为戴花山脉,山形走势波浪起伏,峰峦叠嶂,沟壑纵横,瀑布高悬,谷深林密。清朝解元零陵人黄佳色有《记》:“山有七十二峰,起伏相连,一峰笏立,如蛾眉,天半者,连山观也。 ”村后连绵起伏的山脉有72峰,为都庞岭余脉。山脉西头连湘桂交界的黄花岭,东头一直到富家桥镇、梳子铺乡,明山里、鹅子界、黑山里、凤凰岭、狗婆龙上天岭、擂鼓岭等,都是这山脉的山峰,“一峰特立”的主峰柴君山,海拔1254.5米。 柴【石匀】山自古就竹木茂盛,古木参天。砦【石匀】山,不知何时被百姓更之为“柴君山”,且今已习之为常。 柴君山处零陵水口山镇东,零陵何仙观乡、双牌何家洞乡之西,雄立梅溪大皮口,俯窥广西东山境。 从大皮口村开车只能开到坝口里,然后徒步上山,过三十二湾,走三个多小时的山路到长冲坳。 有一个小井边刻“左川岩边,右柴君山”,中间有一“走”字,“走”字下还有两字,已漶漫不清,无法辨读,碑上的字为阳刻。 山间小路只能走到此处,再往上走就没有路了。山上都是人工种的杉木林和杂草树藤。柴君山是大皮口村及周围村子的主要水源地,“其水源山场上至登天界,下至坝口里”,所有山上林木是禁止砍伐的,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水源。     大皮口村西边临梅溪河。梅溪河在地图上叫石期河,向东北流到珠山镇的北门口村,与从石岩头光辉山上来的石岩头河在珠山镇北门口合流,向东北流至东安汇入湘江,它是湘江在永州段的一条重要支流。     大皮口传统村落的南边有一条沿村而流的小溪,这溪水由柴君山深谷里的山泉汇流而成。山泉从山上流至长冲坳后,大皮口村的先民在山谷狭窄处(坝口里)修了一个水坝,专门用于拦洪蓄水。 溪水向西流经村北的地方,村民又筑一个水堰,然后又修建了两条水渠,一条流入村中,一条绕村北而过。两条水渠的水在村西口分别流入门前的田洞,然后注入梅溪河。 我们到村里考察时,村中水渠里的哗哗流水,正从村民的家门口流过,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洗涤衣物等。     大皮口传统村落东靠柴君山连绵的山峰,西临梅溪河。向西远眺,远处起伏山峦成一条黛色叠幛,横亘在水口山小盆地的西北方向。 村民把村子所在的田洞叫“门前洞”和“下巴洞”,而在古籍里,这应是叫“梅溪洞”,这是一片肥沃的土地。春光明媚,田间水光粼粼,村民正在忙着春耕,蛙声与人的吆喝声此起彼伏,成为一首优美的田野交响曲。这里是零陵的重要粮仓。   https://www.usreio.com/t/topic/259

2022年08月01日 0Comments 28Browse 0Like Read more
U.S. Travel

传统村落水口山镇大皮口村 - 地理位置

大皮口传统村落位于零陵区水口山镇东南方向,离零陵城区55公里。大皮口村海拔219米,东经111°36′47″,北纬26°12′52″。 若沿湘桂古道步行到零陵古城,约35公里。其行走的路线是:从大皮口村出发→水口山镇→毛溪桥→楚阳(黄泥塘)→喇叭山→梳子铺→马头岗→石山脚(毛里山)→柳子街→过黄叶渡浮桥→零陵城内。 村民会选择在柳子街住一晚,第二天早上过河购物。柳子街是零陵西路进城的必经之地,西路人特别是像大庆坪、水口山一带路途较远的,到零陵城来基本上都会在柳子街住一晚,这也是柳子街过去繁华的原因。 大皮口村离水口山镇3公里,一条笔直的公路穿过门前的田洞。沿这条马路一直向东,到坝口里,大皮口村离坝口里2公里,离柴君山脚下的长冲坳7公里。 然后可以徒步从长冲坳走山间小路,则可以直接到达林场。村子东面是柴君山,柴君山上有零陵区国有水口山林场。 若开车到林场去,需先向西折返1公里再向东,经过大树脚村,才能前往水口山林场。柴君山雄居零陵、双牌两县区四乡(水口山镇、富家桥镇、大庆坪乡和双牌何家洞),翻过柴君山就是零陵区何仙观乡和双牌的何家洞乡。 大皮口村与零陵区周家大院只一山之隔,却相距40公里。村的西南方向与水口山镇大树脚村相邻。 向北到珠山镇,珠山镇有一个泉南高速公路入口,大皮口村离泉南高速16公里。   https://www.usreio.com/t/topic/258

2022年08月01日 0Comments 27Browse 0Like Read more
U.S. Travel

靠山面水的诗意适居 —— 传统村落水口山镇大皮口村

从零陵古城出发,沿 G322 行驶 33.7 公里到珠山镇,左拐进入X030线,再前行13公里,经水口山镇,过梅溪河,沿着一条水泥公路直行,约3公里,便到达水口山镇大皮口村。 大皮口行政村,辖大皮口、坝口里、夏家、唐冲里、向阳、瓦窑头、黑山里、长冲坳等14个村民小组,村委会驻大皮口自然村。总面积5.67平方千米, 总人口378户、1423人,有水田1200余亩、山林2700亩,我们到访的古村落属大皮口自然村。 2018年12月,大皮口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。   https://www.usreio.com/t/topic/257

2022年08月01日 0Comments 29Browse 0Like Read more
U.S. Travel

不远就能看到的航空展

这回小卢同学应该开心坏了,门票免费。 有动态的飞行表演   有静态的飞机展示   时间和地点 https://www.ossez.com/t/topic/13607

2021年08月09日 0Comments 464Browse 0Like Read more
U.S. Travel

对美食我们是认真的 —— 晚上烤个鱼

晚上烤个鱼,之前鱼要先腌制下。   开炉开烤 https://www.ossez.com/t/topic/13608

2021年08月09日 0Comments 485Browse 0Like Read more
12345…13
Newest Hotspots Random
Newest Hotspots Random
Java 中使用 public,private 和 protected 修饰的方法 IntelliJ IDEA 打开近期工作的项目的对话框的快捷键 民族融合的湘南典范芬香村 - 振兴绿色乡村 Java System.lineSeparator 方法 民族融合的湘南典范芬香村 - 故事与民谣 民族融合的湘南典范芬香村 - 民俗风情之崇文重教
JAVA程序员写的接口没有PHP程序员体验好Java 虚拟机的概念是怎么来的Protocol buffers 的问题和滥用Discourse 自定义头部链接(Custom Header Links)GRPC MacOS M1 处理器的问题靠山面水的诗意适居 —— 传统村落水口山镇大皮口村
Java 中的 NaN 2019 我们配齐 Confluence 6 其他 MBeans 和高 CPU 消耗线程 JUnit 5 测试问题 throws java.lang.Exception’ must be static unless the test class is annotated with @TestInstance(Lifecycle.PER_CLASS) 刚学 JAVA,装了个最新版本的 JDK 尝试 javac 提示找不到文件 WordPress 不能新建主题
Categories
  • Akka
  • Algorithm(算法)
  • AMQP
  • Angular
  • CI
  • Compile And CI
  • Computer Science
  • Confluence
  • DataBase
  • Gradle
  • H1B
  • Hibernate
  • IDE
  • Java
  • Jersey
  • Jira
  • MariaDB
  • PrestaShop
  • Spring
  • Spring Batch
  • U.S.
  • U.S. Travel
  • USRealEstate
  • 我的小厨

COPYRIGHT © 2020 HoneyMoose. ALL RIGHTS RESERVED.

THEME CWIKIUS.CN MADE BY VTROIS